“五个聚焦”赋能码头全面升级
时间: 2025-01-19 17:37:34 | 作者: 仓储设备
2019年3月,随着7.4万吨“远慧海”轮和5万吨级“中粮东南”轮鸣笛卸货,标志着广州港601228)股份有限公司与茂名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兴建的茂名广港码头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茂名港博贺新港区正式开港,百年大港梦照进现实。
自试投产以来,茂名广港深入贯彻落实“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和市场挑战,紧紧围绕“五个聚焦”,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凝心聚力、艰苦奋斗,实现正式投产三年即扭亏为盈的历史性突破,着力推动二阶段工程高质量建设和绿色低碳港口发展。
茂名广港紧贴市场需求,依托腹地经济和临港企业,充分的发挥深水优势,加强重点客户的营销,狠抓货物运输质量管理。公司主要营业业务得以实现逐年跨越式增长,超额完成集团年度指标,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的历史性突破。
立足“引进来”积极“走出去”,积极探索营销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拓宽营销渠道,做好货源市场调查与研究和数据信息梳理,针对性比较分析物流成本,制定差异化服务策略。充分的利用码头基础设施和水深条件等优势,引进粮食、煤炭、矿石、矿、水泥管桩、风叶、镍铁、木片等多种类业务。
2023年11月1日,随着一批上万吨的铁矿石货物通过水路运输至茂名广港码头卸船,从茂名博贺港站装上火车发往湖南娄底,标志着博贺港铁路正式开启海铁联运业务。
茂名广港秉持“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原则,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为抓手,将服务质量提升转化为员工的行动自觉。
设立客服专员,充分的发挥“上通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建立首问负责制、沟通机制、反馈机制,坚持“效率就是口碑”理念,加强与口岸单位、货主及代理共同协调力度,加快相关手续办理。
优化装卸工艺,全力压缩非生产停时,实现“车船厂”无缝衔接,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此外积极加强与茂名市政府,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地推进口岸临时对外开放的续期审批通过及口岸正式开放工作,同时全力推进码头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货类(木薯干、高粱)增项工作,为后续外贸货源的稳定到港奠定基础。
茂名广港公司充分的发挥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统筹功能,做好船舶预靠计划,合理的安排机械、人力统筹准备工作,密切与客户沟通,关注提货放行动态。
坚持新货种船前会议以及“一船一总结”,力求“一船一提高”;尤其是露天粮食专堆作业,提前组织,做好抢卸、抢转堆、防水湿准备,做到防撒漏、抓进度,避免恶劣天气造成粮食货损。
推动多岗位学习方式,鼓励司机、调度、仓库员等工种向“一岗多能”人才转型。
推行“忙时少休,闲时多休”工作安排方式,解决货源阶段性集中到港人手不足的问题;另通过推行司机计件提高司机积极性,大幅度提升门机作业效率,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装卸服务。
在污水治理方面,执行雨污分流和污水零排放等措施,配备技术成熟生活垃圾污水和散货污水设备,并在二阶段建设时预留了4#泊位散货作业的雨污分流的功能。
在散货物料粉尘防治方面,购置堆场喷淋装置、门机雾炮及负压除尘漏斗装置、抑尘清扫车等,在堆场周边修建抑风挡尘墙可有效抑止散货粉尘,通过增加环保措施等手段完善了码头煤炭作业资质。
结合二期建设在码头前沿配置高、低压岸电设备,船舶防污染设施和船舶油污水、生活垃圾污水接收系统、仓库顶和办公宿舍楼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减少碳排放,2023年茂名广港获颁碳中和证书,建成全国首个零碳通用码头。
茂名广港码头立足发展实际,对码头总平面布置、地磅物联网系统、中控系统、门机防风系统等进行了功能优化,对漏斗发放系统、海关闸口登记系统来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对1-#2泊位考博设施进行升级改造,4#泊位靠泊能力由10万吨提升至15万吨。通过走访调研同类型粮食筒仓建设经验,优化了廊道钢结构防火设计、筒仓仓底填坡设计和廊道照明设计等,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以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为目标,以创建“省级平安工地示范项目”为抓手,高质量推进码头建设、输运铁路建设及口岸开放工作。项目一阶段在2022年荣获“水运交通优质工程奖”,2023年荣获“水运交通项目优秀设计三等奖”;项目二阶段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公路水运工程省级“平安工地”典型项目。
结合茂名光广港码头总体功能布局,疏港铁路建成、二阶段及深水泊位建成投产后,茂名广港公司将具备“水、公、铁”完备的疏运体系,极大提升作业能力和港口集疏运能力,打造茂名市重要的综合性现代化深水大港,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一流港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