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上市公司氢能业务进展披露
时间: 2024-10-04 06:31:53 | 作者: 安博电竞官方网站
半年报陆续出炉,本文梳理出中材科技、石化机械、雄韬股份、杭叉集团、国机通用、广汇能源、京城股份、伟创电气、金博股份、九丰能源、江苏神通、诚志股份、北京科锐、上纬新材、佛燃能源、贝斯特、嘉化能源、富淼科技、金宏气体、瀚蓝环境、中泰股份等21家上市氢能业务进展披露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79亿元,同比增长8.25%,其中高压气瓶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46.12%;特种纤维及制品3.82亿元,同比下降1.35%。“十四五”期间,创新孵化产业方面重点培育氢能储运等战略产业,创新科研成果孵化、培育机制,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打造公司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梯队,推进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共147项,氢能方面包括一种复合成型的99MPa级加氢站用储氢容器、一种复合成型的99MPa级加氢站用储氢容器制法、用于高压储氢气瓶塑料内胆的焊缝去除机、一种储氢气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氢气瓶加工用碳纤维浸胶机等。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42.6 亿元、同比增长 21%;归母净利润 6497.6 万元、同比增长 67%。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在抢攻油气装备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氢能等新兴业务,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已完成 90MPa 液驱氢气压缩机、22MPa 供氢中心大排量隔膜压缩机、35MPa 加氢机和小型 PEM 制氢装备及纯氢输送钢管等氢能装备研制。其中,35MPa 加氢站成套装备、90MPa 液驱氢气压缩机撬获得中国石油石化装备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优秀创新成果奖。公司已具备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标准化加氢站解决方案和制氢加氢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2023 年 7 月获中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命名授牌。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11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4.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40.96%。氢燃料电池方面,公司已实现在氢能产业链上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相关零部件主要包含: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堆及膜电极,其中公司燃料电池电堆搭配雄韬氢雄、杭州氢途等国内相关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同时与国内知名乘用车车企联合开发合作。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同国内知名车企进行合作。公司产品涉及车型广泛,有公交车、重卡、物流车、环卫车等车型。同时,公司也在通信基站、叉车系统、乘用车、工程车辆、港口机械、无人机和船舶等领域积极布局,应用于船舶的氢燃料电池基本成熟,目前正在寻找和匹配合适的应用场景。
公司在深圳、武汉、大同、广州、阳泉及青岛等地投资设立子公司推进氢能产业,现拥有标准实验与检验测试中心 4 座,直接投资产业链企业9家,合作产业内研究机构5家,参与研制多款氢燃料电池整车,拥有70余项氢燃料电池整车公告,搭载雄韬燃料电池系统及电池电堆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已超450余辆,行驶里程已超过2000万公里。其中由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雄韬氢雄以及雄韬氢瑞分别生产研发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电堆。
报告期内,杭叉智能中标及实施多个大项目,应用于饮料企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军企业,销售总合同额同比增长220%,营收同比增长180%。公司还在行业内首先推出了锂电专用前移式叉车、氢燃料电池专用叉车等新能源产品,0.6-48t全系列新产品均实现新能源化。通过前瞻性布局新能源产品,形成了性能领先、型谱齐全、供应链稳定、品牌认可度高等优势的竞争格局。公司为行业中锂电池产品系列最齐全的企业,销量领跑行业,氢燃料电池叉车在国内行业最早实现批量销售,引领行业开启全电时代,致力于成为全世界顶尖的新能源叉车领导者。
报告期受外部整体不利环境影响,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的收入和利润同比会降低。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73.45万元。其中: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实现收入24864.29万元,其围绕环保、制冷、石化、新能源等各行业对高端流体机械产品及成套装置的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公司正开展“潜液式液氢往复泵研制”支撑指南研究内容、加氢站高压高频严密切断球阀关键技术探讨研究、90MPa液驱式氢气压缩机关键技术探讨研究、高效低噪燃料电池氢气再循环泵设计开发、90MPa氢气隔膜压缩机开发、氢能储供系统高压差大可调比减压阀关键技术探讨研究等涉氢技术、产品研制,本期发生额达228.66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86亿元,同比增长6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2亿元,同比下降19.67%。公司制定了《氢能产业链发展的策略规划纲要》,明确了公司今后转型的另一重点方向是加速发展氢能产业。遵循从试点示范到规模推广再到大规模商用的规律,依托公司所在哈密淖毛湖区域氢源及应用场景优势,按照“一年起步、三年打基础、五年初具规模”的发展思路,推动氢能产业落地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与嘉兴申能诚创、上海重塑能源共同签署氢能业务相关《股权合作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在氢资源获取、氢能产业开发、新能源开发及配套装备制造方面做合作,并将公司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6亿元,同比下降1.83%。三型瓶、四型瓶等高的附加价值市场接连取得突破,四型瓶CNG系统已搭载整车并进行试运行,减重优势显著,市场反响良好。
公司有效开展了战略中期评估工作。积极推动天海氢能改革调整,进行业务资产整合,完成四型瓶二期等产业化项目的结项验收工作;有序推进氢能产业化三期项目。加大研发投入,有序推进四型瓶系列新产品及液氢产品的研发工作;加氢站开发已具备70MPa加氢站整合能力;上海天海荣获上海市“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天海工业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家。引入机器人和数字化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深层次地融合自动化与信息化,提升制造水平,实现减员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1.81%,海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了173.88%的增长。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公司已开发制氢电源、氢气压缩机驱动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相关这类的产品,为双碳助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2.8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8.34%和23.07%;金博氢能依托在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从制氢(PSA氢气提纯)、储氢(70MPaⅣ型储氢瓶)和用氢(碳纸、双极板)方面积极投入,开展研发试制碳纤维全缠绕Ⅳ型储氢瓶、气体扩散层用碳纸、碳纤维增强氢燃料电池用双极板等产品。
其中碳纸已完成全工艺链开发,整体性能优于进口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材料,实现我国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关键材料进口替代,目前年产10万平米片状碳纸产线已完成建设,并已导入国内头部电堆企业供应链体系,同时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上开展验证工作,年产30万平米连续性碳纸产线MpaⅣ型碳纤维全缠绕储氢瓶,目前正在开展相应的试制与验证工作;制氢(PSA氢气提纯)项目已进入设施安装调试阶段,预计年内可实现产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47亿元,同比下降14.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2亿元,同比增长11.04%,清洁能源业务销售量及平均吨毛利保持稳定,能源服务以及特种气体业务带来增量贡献。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整合和自主建设方式并行并进,加速推进氦气、氢气产业链及业务区域布局,并积极考虑向其他气体业务领域拓展的相关筹划工作。
氢气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整合方式,完成对正拓气体重组并取得其70%股权,有效提升公司多种制氢技术实力和氢气运营管理能力,加速推进公司服务于工业、化工客户的现场制氢业务(并辐射周边加氢站用氢)落地;继续推进广州市南沙区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综合能源站项目建设,开发珠三角区域潜在计算机显示终端,并启动电解水制氢相关的技术储备工作,同时当选为广州市氢能和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此外,公司参与投资设立氢能产业基金,将与氢业务领域的专业机构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强化公司在氢能产业方面的前瞻判断、信息获取、资源对接、落地布局,加快公司氢能板块产业化项目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9亿元,同比增长8.28%;盈利1.42亿元,同比增长15.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20.37%。在氢能源领域,公司投资设立南通神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布局氢能源阀门应用领域,通过子公司神通新能源开展氢燃料电池、储氢系统及加氢站等领域所需特种高压阀门的研发生产,相关这类的产品主要面向70-105MPa高压氢阀,涵盖由制氢、储氢、运氢到加氢站用的高压阀门,应用场景包括加氢站、物流车、叉车、无人机、氢能电瓶车等,已具备小批量供货的能力,已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内氢能应用大多数头部企业。
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51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124.11%。公司与AP合资设立的诚志空气产品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政府签订了加快建设常熟首座加氢站及区域投资运营中心的协议,该子公司将利用常熟区域优势加快建成样板式的加氢站,进一步推广相关业务,为在江苏别的地方布点打好基础。截至本报告期,常熟银河路加氢站已正式开展对外加氢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8亿元,同比下降11.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04亿元,同比上升19.15%;在氢能方面,控股子公司北京稳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稳力”)已研发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叉车燃料电池系统、清扫车燃料电池系统,并可提供空压机、控制器等产品及光制储氢及应用一体化、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清扫车燃料电池系统除应用于清扫车外,还可用于场馆车、高尔夫球车等微型工具车辆场景。
北京稳力120kW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已在49T重卡装车运行,已通过出厂道路型式认证测试,正进行整车高低温实验,联合整车厂进行系统技术优化。北京稳力开发的新一代燃料电池叉车,满足物流、仓储、冷链等多种场景的应用需求,兼容国内主流叉车厂家车型,兼容压缩气瓶和固态储氢瓶;完成SDDT12A6空压机和SDDT12A8空压机两个研发项目定型,并取得相关试验报告;空压机控制器完成了35kW、50kW高速电机驱动器的系列化设计和高温性能的提升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为6.5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0.32亿元,较上期减少12.34%。涉氢在研项目方面,Ⅳ型储氢气瓶缠绕树脂开发项目,开发出符合标准要求的缠绕树脂,已有客户测试合格,预计进行气瓶测试;氢燃料电池双极板树脂开发项目,已通过客户工艺测试,耐化测试进行中。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10.84亿元,同比增长34.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2.74亿,同比增长2.11%。公司积极地推进石油化学工业产品、氢能、热能、光伏、储能等能源服务,并持续开展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氢能装备制造研发、管道检测、窑炉热工装备制造与节能减排等科技技术攻关。
公司已建成顺风加氢站、南庄制氢加氢一体化站及明城综合能源供应站,并以制氢加氢一体化站为“母站”、常规加氢站为“子站”联营的“母子站”模式开展运营,报告期内合计提供加氢服务超过3千车次,加氢量超过3万公斤。此外,公司已因地制宜开展南庄制氢加氢一体化站扩建加油站工程,增设加油功能将其建设成为加氢、加气、加油、充电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能源站,持续创新推进一体化建站模式。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360.55万元,同比上升29.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64.57万元,同比上升62.08%。公司业务分为三大板块:一、各类精密零部件、智能装备及工装夹具等原有业务;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高的附加价值精密零部件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等产品;三、工业母机领域,全面布局直线滚动功能部件,产品有:高精度滚珠/滚柱丝杠副、高精度滚动导轨副等。
为进一步夯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体布局,公司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安徽贝斯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此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高的附加价值精密零部件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等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快速推进对安徽贝斯特的建设步伐,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10亩,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公司还持续引进新能源汽车领域优秀技术、生产以及营销人才队伍,开展相关领域核心部件的研究、开发和制造工作,为公司第二梯次产业的发展蓄势赋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4.9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02%;氢能源产业利用公司自有产业氢资源优势,开展加氢、储氢、氢能发电应用等业务。目前公司持续推进氢气储运、氢能发电等相关应用,以及通过提纯加压产出高纯度氢气,满足下游加氢站及别的客户的需求。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7.7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9%。公司核心技术最重要的包含功能性单体制造、水溶性高分子制造与应用、水处理膜制造、水处理膜应用、制氢等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公司核心技术按照功能性单体品种、水溶性高分子产品形态和产品应用领域、膜产品形态及应用以及制氢等方面形成22项核心技术。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11.34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64.46%,主要系公司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产品销量同比增加,同时优化产品结构。
氢能业务方面,眉山金宏氢气项目已于2023年7月试生产;株洲华龙氢气项目已于2023年6月成功封顶;公司在氢能设备研发生产、车用能源供应、应用场景拓展等多方面推进氢能产业的发展;公司液态储氢用高效催化剂的研发、廉价金属催化剂及其制氢技术的研究、氢气分析检测装置及方法的研发、氢气储运装置及系统的研发、中小型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研发、大功率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研发、高性能碱性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研发、水电解用离子膜及聚砜无机复合隔膜研发、中小型PEM电解水制氢系统研发等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9.2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38%,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固废处理业务、能源业务、供水业务和排水业务。能源业务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35亿元,占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33.45%,同比减少0.15亿元,同比下降0.79%;实现净利润0.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48亿元。截至报告披露日,餐厨垃圾制氢项目已建成,目前正处于试生产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4.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32.84%。
公司作为行业内较早涉及氢能源行业的公司,目前已经有多套氢的制取、提纯业绩。并具备了氢液化核心装置-也就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板翅式换热器的技术储备,已成功应用于国家大型低温制氢的实验装置。同时,公司也作为浙江省科技厅氢液化项目的合作单位之一,并且与浙江大学联合参与中科院的大型氢液化项目,进行技术研发的提升和落地。在将来氢能市场化大规模应用后,可结合并购标的山东中邑成熟的加气站网络,利用现存技术布局加氢站快速切入市场。